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民政局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索引号: 11341600771122858U/202506-00028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民政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42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6-23 发布日期: 2025-06-23
索引号: 11341600771122858U/202506-00028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民政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42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6-23
发布日期: 2025-06-23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42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6-23 08:44 信息来源:亳州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242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卢敏等11代表:

提出的关于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对象认定精准度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全市社会救助工作的关注关心,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市民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快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会救助公平公正公开实施。

一、强监管,推动低保综合治理更深入。2024年,民政系统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深入推进社会救助领域集中整治,对包括人情保”“关系保在内的各类事关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全面治理依法依规、审慎适度开展多发错发资金追回、错保对象清退、骗补行为查处等工作对发现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纪违法线索,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今年以来,全市民政系统正在集中推进“整治社会救助不到位问题”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不断增强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建制度,推动低保备案范围更广泛。2023年,我市印发《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将干部近亲属低保备案范围由村(社区)两委干部和社会救助经办人员,拓展至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村(社区)行使公权力的工作人员。扩大备案以来,县级民政部门对干部近亲属低保对象进行全面复核,对不符合条件的,按程序清退、追缴违规所得;对涉嫌违规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目前,全市共备案登记干部近亲属低保8651505人。

三、广宣传,推动低保政策公开更透明。市民政局每季度至少参加一次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并利用12345市长热线、社会救助服务热线、信访综合平台等渠道,及时受理群众咨询、求助和举报。落实长期末端公示制度,县级民政部门政务公开网及村(社区)社会救助公示专栏365不间断公示本地低保对象名单办理条件、举报电话等让低保在阳光下,广泛接受群众监督。2024年涉亳社会救助信访共51件,同比下降78%(为全省各地市降幅最高),信访对象占总人口比率为万分之0.1(为全省各地市占比最低)。

四、严把关,推动低保动态调整更规范。2024我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的通知》日常通过群众反映、数据比对、走访摸排等途径,及时掌握救助对象收支、财产变化情况,作出调整或停发救助金决定。严格执行定期核查制度,对家庭状况较为稳定的低保对象,每年核查1次;对家庭成员均有劳动能力或家庭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低保对象,每半年核查1。目前,我市在册低保对象21.6万人。今年1-5月,全市新增低保5279人、退出低保10990

五、重教育,推动经办干部作风更扎实市民政局会同市纪委监委拍摄警示教育片《坚定不移推进作风建设之“违规的低保”》,依托“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组织全市各级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形成有力震慑;录制《低保怎么办》《年审怎么审》培训课件,全市各级社会救助经办干部根据个人时间灵活观看;每年开办一次民政综合业务培训班,就社会救助政策、作风建设等内容进行培训,推动社会救助经办干部切实转变作风,依法依规施策。

六、有关情况说明。一是关于健全数据比对机制方面。2017年,我市在省民政厅的指导下,建立了亳州市居民家庭经济情况核对信息系统,目前已与公安、金融监管、市场监管、税务等18个部门完成对接,接入了银行存款、车辆登记工商登记、税务缴纳27类数据为基层认定低保对象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数据对接的广泛性、及时性。二是关于完善经济状况核算办法方面。核算收入时,《亳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已考虑刚性支出较大家庭、灵活就业家庭实际情况,明确规定“各地在核定家庭收入、财产时,适当考虑共同生活家庭成员因残疾、患重病、就学等增加的刚性支出因素,综合评估家庭困难程度”、“对于无法推算实际工资收入的灵活就业人员,原则上按居住地最低月工资标准的2倍计算”;核算财产时,《亳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已考虑低保家庭财产类型、自然贬值等因素,明确规定对低保家庭的车辆限制“不含残疾人功能性补代步机动车辆普通两轮和三轮摩托车”、低保家庭“车辆购置6年内,新车购置税发票计税金额为准;车辆购置6年后,车辆价值参考车损险认定的保额确定;未购买车损险的按相关公式计算”等等。下一步将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继续优化经济状况核算指标。三是关于建立考评和倒查机制方面。目前,社会救助工作已被纳入省对市、市对县(区)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市民政局将通过优化政策、督查暗访、定期调度等方式,动态跟进各地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积极协助其申报民政领域相关表彰荣誉。全市民政系统正在纪检监察机关的具体指导下,深入推进“整治社会救助不到位问题”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依法依规对社会救助领域问题线索进行处置,着力筑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通过您的建议,我们认识到我市社会救助工作还存在认定精准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动态管理不够规范、经办人员业务素养还需加强等方面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各位代表提出的完善认定标准、加强部门联动、加强动态管理、提升基层业务水平、建立考评和倒查机制、完善投诉监督机制等6个方面建议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提升工作质效,让社会救助政策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

 

办复类别:A

联系电话:0558-5110273

 

亳州市民政局

2025623

 

 

 

 

 

 

 

 

 


Copyright©2023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0510号-2
主办单位:亳州市民政局 联系方式:0558-5539092
  网站标识码:3416000026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