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23号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7-01 15:14
信息来源:亳州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马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银发浪潮下的破局之钥 如何提升老年服务能力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发展的关心和重视。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工作部署,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我市养老服务质量。您提出的4条建议都很好,我们很受启发,有些工作我们已经开展,现将我们工作开展情况向您汇报如下。
一、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机制
发布市级养老服务清单,对分散在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等部门的为老服务政策项目进行整合,便于不同年龄、不同类别的老年人按图索骥,精准享有服务。《亳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经2024年8月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养老服务的总体发展目标,落实各有关方面的发展责任,强化养老服务领域的综合监管,完善养老服务发展的支持政策,为养老服务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扩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
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发挥家庭、社区各自优势,促进各种养老服务方式进一步融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支持家庭发挥养老服务基础性作用,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十四五以来改造完成1.4万户,为高龄、独居、空巢、留守、失能、残疾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提供探访关爱服务,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提供技能培训。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按照“城市抓嵌入、农村抓大院”的工作思路,支持建设一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目前全市已建成5家
三、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做好农村基本养老服务,认真落实我市20项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保障农村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落实《农村幸福院建设实施方案》,推进农村幸福院建设,满足自理老人互助、娱乐等需求。对利用率不高的村级综合设施、文化设施等进行整合,进行必要的适老化改造,设置文体娱乐、健康咨询、老年助餐等功能,2024年新增农村幸福院64家。整合农村机构养老服务资源,按照“宜公则公、宜民则民”原则,采取乡镇自主运营、部分服务外包、委托社会力量运营等方式,推动公办养老机构体制机制改革。
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
完善落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补贴制度。落实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水电气热、贷款贴息补助等财政补贴政策。十四五以来我市新增社会办养老机构47家,新增社会办养老床位4325张。持续推进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营商环境,加强政策和项目宣介力度,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把沪苏浙优质养老服务企业和项目资金招引到亳州来,扩大市场化养老服务供给。2022年5月,市民政局和上海奉贤区民政局签订推进养老事业发展合作协议,招引无锡光大养老运营我市社会福利中心。2024年9月涡阳县天颐养老与杭州暖心窝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注资3000万建设1家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
五、加快医养服务融合发展
推进医护养融合发展,建立卫健、医保、民政等单位协调联动机制,对分散在多部门的政策、项目、资金等进行整合,打通政策壁垒、实现融合发展。推动养办医,推动150张床位以上或收住50人以上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目前全市24家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深化敬老院管理体制改革,将乡镇敬老院委托乡镇卫生院进行管理,加强敬老院医护力量,服务内容由原来的生活照料扩大到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全方位服务,进一步提高集中供养对象医疗和护理服务水平。鼓励医办养,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康复机构举办养老机构,同等享受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扶持政策,目前医院举办的养老机构共11家。深化医康养签约,我市目前机构医养签约已经全覆盖,重点推动有序转诊、双向转介等条款落到实处。
六、提升养老机构管理服务水平
规范养老机构备案管理,对未备案的养老机构,县级民政部门督促其及时备案。市、县两级民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场监管部门完成养老机构监管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全流程整合,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指导各县区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完善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机制,发挥等级评定对养老机构的规范作用。完善老年人意外伤害、火灾、食物中毒、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具体应急预案,完善养老机构突发应急事件应对措施。落实养老服务领域政务及服务质量信息公开制度,指导养老机构对外公开养老机构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和收费方式等服务质量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七、加快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扎实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十四五以来,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5023人次,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538个,有效提升了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坚持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择优组队参加省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训,促进养老护理员提升职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健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促进养老护理员收入合理增长。按规定开展褒扬激励活动,选树养老服务领域优秀典型,提升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
八、推进养老智慧化建设
我市依托民政部门金民系统,及时将养老机构数据信息纳入金民系统,同时将养老机构日常监管及时更新至金民系统。整合现有养老服务管理系统、为老服务信息平台等资源,建成市级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对民政系统和养老机构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大力推广智慧养老信息服务系统的实际应用。依托系统,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社区居家养老平台享受上门服务。十四五以来,全市建成2家省级智慧社区居家养老示范项目,2家省级智慧养老示范机构,8家市级智慧养老示范项目。
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安享晚年,是我们的光荣使命,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目前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任务还很重,困难还很多,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努力。您提出的建议很具有指导性,我们会认真借鉴、补充不足,作为我们下一步工作努力的方向。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发展的关心,同时真诚希望您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办复类别:B类
联系电话:0558-5539593
2025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