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2024年结对帮扶及驻村工作总结和2025年计划
发布时间:2025-01-15 10:23
信息来源:亳州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2024年以来,市民政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要求,与利辛县西潘楼镇郭楼村开展结对帮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贴郭楼村实际,认真扎实开展帮扶工作,郭楼村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基础设施改善、村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提升突破。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细化单位包村、干部包户举措,夯实成果巩固做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4年,市民政局共9次组织包户干部入户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每月动态掌握走访帮扶户家庭状况成员信息,协调落实帮扶措施清单,根据每户实际情况,主动发现和收集家庭务工发展、收支变化、“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状况、分户子女情况,以及困难诉求和急难事项线索。开展春节慰问、“八一”退役军人慰问等活动,为每户送去慰问金、面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今年以来,市民政局慰问款物折合资金5.82万元。2月份,为郭楼村53户脱贫户每户慰问金、面粉、食用油共计3.12万元;5月份拓展开展“爱心传递、结亲帮亲”活动,开展为结对帮扶户集中“办一件实事”活动,为帮扶户及留守儿童送去图书及学习用品共计2.1万元;7月份开展建党节慰问老党员活动,为3户困难老党员每户送去1000元慰问金,8月份开展“八一”慰问老退役军人活动,为3名困难老退役军人每人送去1000元慰问金。9月底,利用郭楼村集中大排查安排,派驻结对帮扶干部通过“两不愁三保障及一安全”排查、帮扶责任人走访入户“二十看二十问”、“六看六问”,单位包村“八看八问”等工作为抓手,总计摸排发现到户问题12条,到村问题1条,形成问题清单对账销号,针对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确保问题清零。此外,入户走访收集建议诉求17条,妥善处理矛盾隐患3个,继续开展电话、微信等不同形式的人文关怀和倾听倾诉83次,妥善处理和有效化解了包保对象的实际诉求和急难愁盼事宜,提升包保对象对帮扶工作的认可度。
(二)助推村集体项目资产增收工作迈出一大步,增强村集体经济集中办大事能力。2024年,郭楼村集体经济项目资产性和经营性收入突破65.28万元。安排驻村干部着重细化“郭楼村集体项目资产租赁台账”,明确租赁企业或业主阶段性缴纳租金时限,不断压实收紧资产性收益时效,做到村集体资产收益稳定可靠。 一方面,结合结对帮扶共建活动组织学习外地市集体资产增收举措,不断优化村集体项目资产,盘活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另一方面,协调联系涉农、涉“肉”企业最大限度开发郭楼村现有资源禀赋。5月份,联系对接亳州好吃点餐饮公司与郭楼肉牛养殖协会、养殖大户合作牛肉及其制品分销事宜;10月份,联系对接亳州中医药集团关于试种中药材经济作物丹参、赤芍、白芍等种植合作到郭楼村调研。通过助推郭楼村集体经济增收,今年以来带动脱贫户12户35人增收,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力显现,也进一步夯实了村党总支的号召力。
(三)加强支部结对共建,提升共享共促党建工作水平。不断夯实结对共建机制,机关党支部与郭楼村党支部依托“主题党日”、讲授专题党课、开展政策宣讲等形式,不断丰富党内组织生活,实现支部共建、资源共享。常态化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发放《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民政政策宣传资料,为郭楼村群众现场解答相关民政政策咨询,使广大村民了解社会救助等相关政策的适用条件、办理程序等内容,为群众提供面对面宣传和咨询。
(四)持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全包保”活动,丰富拓展驻村帮扶形式。2月份以来,市民政局牵头,以关注留守儿童安全和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牵手人与定点帮扶村对接的爱心帮扶活动持续开展,协调全市23家机关单位332人次参与爱心帮扶。同时,牵手帮扶行动还将继续展开"第二课堂",走进校园,用形式多样的艺术课为留守儿童带去更多知识与快乐。7月、9月、11月,局机关及二级机构分别组织单位职工129人次前往郭楼开展留守儿童牵手走访慰问活动,为孩子们带去活泼有趣的课外活动,并送上精心准备的学习用品礼物。通过活动开展,丰富了帮扶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帮助孩子们打开视野,塑造一个和谐和睦、乡风文明的成长生活环境。
(五)推进为民服务办事工作,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聚焦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协助村两委完善村民公约、协助建立村级“民情圆桌会”议事制度,并完善台账和行事历。注重邻里中心、文化广场等宣传阵地建设,加大对群众行为规范、法律意识、村民公约的宣传力度和宣传频次,扎实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倡导“人人都是主人翁”理念。
(六)发展农业产业合作经营模式,加快推进现代养殖产业发展。“郭楼”牛肉是郭楼村传统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依托当地效益资源优势,驻村帮扶干部通过实地对沪苏浙地区肉牛集中屠宰和分级深加工延伸产业进行考察,协调对接亳州市怀养堂及多家连锁餐饮公司到郭楼村探访肉牛产销,按照“标准养殖-科学屠宰-品牌注册-分类销售-成品塑装”流程,打造品牌集约化销售,拓展产品延伸链条,提高附加收益。在初步形成“家家有畜不见畜、户户按股有分红”的公司化股份经营模式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利用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在郭楼村建成年产值45万元的集中肉牛屠宰加工车间,为郭楼村提供7个就业岗位,带动郭凤东等7名脱贫户就业。中秋节前后,积极联系我市15家机关事业单位宣传“回味郭楼”品牌牛肉熟制品,带动销售7.22万元。
二、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市民政局及驻村工作队将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宣传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政策,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为郭楼村争取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项目,提升“造血”功能,积极配合做好村级为民服务办事大厅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村民增收、困难群体受益、强村富民等工作。
(一)持续落实常态化帮扶举措。坚持常态化上门走访,入户“家访”,动态掌握全村499户家庭状况成员信息,协调落实帮扶措施清单,根据每户实际情况,主动发现和收集家庭务工发展、收支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状况、分户子女情况,妥善处理和有效化解了农户的实际诉求和急难愁盼事宜。
(二)不断加强村党组织建设。继续开展支部共建活动,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四抓两整治”为有力抓手,全力落实抓党 建促乡村振兴各项任务,指导村“两委”班子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促进村干部担当作为,着力提升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协调推进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2025年,郭楼村集体经济项目资产性和经营性收入力争突破100万元。通过经常性到村调研,与村两委干部讨论细化“郭楼村集体项目资产租赁台账”,明确租赁企业或业主阶段性缴纳租金时限,不断压实收紧资产性收益时效,做到村集体资产收益稳定可靠。
(四)积极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在郭楼村已有的特色肉牛养殖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村两委干部带领农民群众调整产业结构,适度发展,逐步形成规模肉牛养殖经营,积极推动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打响品牌效应,加大对“回味郭楼”品牌推介力度,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延伸系列产品发展。
(五)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依托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家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远程教育平台、村广播室、大屏幕等载体,常态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提升精神文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