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民政局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索引号: 11341600771122858U/202408-00031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民政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34号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8-13 发布日期: 2024-08-13
索引号: 11341600771122858U/202408-00031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民政局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34号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8-13
发布日期: 2024-08-13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34号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8-13 10:15 信息来源:亳州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市人大三次会议

134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刘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建设”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养老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工作部署,大力推进养老事业发展,目前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完善。您提出的4建议都很好,我们很受启发,有些工作我们已经开展,现将我们工作开展情况向您汇报如下

一、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机制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2023年,牵头起草《亳州市养老服务保障条例(草案)》,并已经202381日市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2023823提请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第一次审议通过,预计20249月颁布实施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围绕服务谁、怎么服务、由谁提供服务,对分散在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等部门的为老服务政策项目进行整合,制定发布包含兜底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一般老年人等3个类别20个服务项目的市级养老服务清单,便于不同年龄、不同类别的老年人按图索骥精准享有服务。三是开展星级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按照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国家标准,开展星级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培育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养老服务品牌。目前全市共评定三星级养老机构12家,四星级养老机构2家。

推动社区居家和机构养老协调发展

是加快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建设。完善居家社区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依托现有社区养老服务存量资源提升改造,为社区和周边有需求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心理慰藉、居家上门等服务。2023年涡阳县天颐养老服务中心和利辛县向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成功申报省级示范性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2024年全市新增4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目前正在建设中。二是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采取政府补贴、市场化运作等方式,优先对失能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在完成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将改造对象适度拓展到低保对象中高龄、失能、留守、空巢、残疾老年人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2024全市计划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5400是健全老年人补贴制度。20234月起,提高高龄津贴补贴标准,8099岁每人每月30元,100岁以上每人每月500元,惠及全市所有80周岁以上老年人。截止20245月底,为13.9万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1943.3万元。四是大力发展机构养老。近年来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大力推进机构养老发展,目前,全市建成各类养老机构215家,养老机构总床位2.8万张。我市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正逐步建立健全。

三、树立公办养老机构的引领示范作用

引进专业团队运营公办养老机构,打造高标准养老机构,发挥其行业示范引领作用。在坚持公办养老机构的公益属性的基础上,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引导优质医养团队参与公办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市社会福利中心引进无锡光大养老运营,市精神病人福利中心原址引进霞光养老运营,运营方对原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改造完善,添置了视频监控系统和紧急呼叫系统等新型技术护理辅助设备,并配备了专业医疗护理团队,新建医疗室、康复护理室等多功能用房,服务内容由原来的生活照料扩大到康复训练、医疗保健、心理慰藉等全方位服务,使老人拥有优质的医养环境,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同时我市积极抓住融入长三角的契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人员培训,2023年组织全市12名养老机构负责人到奉贤跟班学习,全面提升我市养老从业人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加快医养服务模式融合发展

印发《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方案的通知》,充分利用现有医疗服务资源创办老年康复中心、老年医院等康复护理专业服务机构,依托现有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科或门诊。大力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我市所有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至少与1所养老机构建立医疗养老联合体,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服务。截至目前,我市15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均设立了医务室或护理站;全市1439家医疗机构,均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开设康复保健科的58家。我市共创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43家,其中蒙城县已创成全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县。11家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通过新、改、扩、转等方式建设老年专科和康复医院,设置老年病区和老年病科。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老年人提供舒适、便捷的养老服务,让他们安享晚年,是我们的光荣使命,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我市养老工作的困难还很多,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努力。您提出的建议很具有指导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认真借鉴,作为下一步工作努力的方向。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发展的关心,同时真诚希望您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办复类别:B

联系电话:0558-5539593

 

                             2024625

 

抄送:市人大人选工委、市政府督查考核办。

Copyright©2023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0510号-2
主办单位:亳州市民政局 联系方式:0558-5539092
  网站标识码:3416000026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07号